道尾秀介《影子》 書名:影子

 譯自:シャドウ

 作者:道尾秀介〔みちおしゅうすけ Michio Shusuke , 1975 ─〕

 譯者:李彥樺

 類型:懸疑|推理

 出版:獨步文化|2008年08月26日 

 連結:博客來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水準之上」★★★☆

 

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這本書擺明就是要騙你。
  • 落入陷阱的人別惱羞成怒。
  • 腦海保持空白,最好別想太多。

 

※ 灰白色處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敘述性詭計」一詞起源於歐美,素以推翻認知的設計而聞名。它的定義乃為:作者以巧妙性的文字鋪陳架構、敘述故事,已達欺敵、矇騙讀者之效,普遍具有結局大轉折或令人驚愕的情節。此一特點後來被日本拿來大量廣泛應用,所以在很多推理小說中都能略為窺見一二。就起司貝果所拜讀過的日本小說中,歌野晶午《櫻樹抽芽時,想你》和東野圭吾的《惡意》都是難得一見的佳品。

在推理小說中,懸疑是必備的!不管是命案死人、朋友失蹤還是各種光怪陸離的神祕意象,總歸一句,你只要認定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真理去輕鬆閱讀就夠了。在鋪陳中,作者常會有意無意製造謎團、條件設帶陷阱、以糾結腦細胞的目的誆騙讀者群,無論大費周章丟出的誘餌是煙霧彈還是實砲,用意無非就是擾人視聽。

以不同當事人觀點敘述故事的小說電影不勝枚舉,手法也參差不齊。有類似那種將片段切碎、一次只露出一點,最後才揭曉謎底的《11點14分》,也有那種擁有多數證人以致供詞矛盾,真相卻令人不勝唏噓的《事發的19分鐘》。

《影子》一開頭就以死亡和幻象當引子。在五個多重敘述者我茂凰介、我茂洋一郎、水城徹、水城惠跟水城亞紀中穿插青梅竹馬母親的自殺之謎、反覆出現的恐怖夢境、父親悄悄埋藏的秘密、親切叔叔不欲人知的一面、童年玩伴的難言之隱等疑點。在不明動機加上核心角色推翻供述的情形下,我們旁觀者跟著墜入五里迷霧中有無限上綱的假設空間。事件是實際發生還純粹幻想?玩把戲的人為單數複數?以案件人目光去看待周遭真能客觀公正?是誰在說謊?他(她)真的如表面所見嗎?疑問不斷沉積的後果就是加深合理懷疑,詭異地讓人見山不見林。

新本格派推裡大將道尾秀介的名作我只看過兩本,順序依次是《向日葵不開的夏天》和《獨眼猴》,無論哪本都有讓我往回翻的衝動。這不是食髓知味也不是怪僻,回顧的時間點不一定是在結尾,有時,我在途中就會試圖找出蛛絲馬跡、疏漏。

以一個每次告誡自己絕對不能誤入相同詐欺手段又被呼嚨的人而言,我實在不好說出什麼大道理,不過在看過三部作品後,我大概可歸類出道尾秀介厲害之處不是在於製造詭計而是盲點。他慣以讓人自動產生「先入為主」的想法,尤其擅長以人物曖昧模糊難辨的立場延伸衝突點,導致細節與既定印象有所出入,因而讓讀者圍繞在各種誤導訊息邊打轉。有別於《向日葵不開的夏天》、《獨眼猴》字裡行間的珠璣,這次《影子》高深之處在於它暗藏幾條假線索,其中又以人類的劣根性──自以為是當強而有力的後盾。

大腦的思考脈絡是掩蓋部分事實的最好出口。儘管想像力再豐富天花亂墜,到最後自滿總會被狡詐的作者擊潰,而且每次毫無例外。

在剖解失敗原因時,我想這不全然歸咎於作者技巧高超、思慮縝密之故,而是人首先栽會在「刻板印象」的窠臼中。欸~先別害臊擊著否認~,這種天性我相信大家都有,只是或多或少隱性顯性罷了。除非是無腦人、囁嚅蟲,否則人類本能就是追隨自身價值理念去界定行事。

讓我來舉個例子。今天的新聞報紙頭條標題寫著:惡性檔道造成悲劇!你接著看了下去,報導裡指稱一名剛滿19歲的染髮少年在早上上學途中,涉嫌擋住消防車去路延誤搶救時間,導致瓦斯行大火蔓延一發不可收拾,造成死傷慘重的社會案件。有一副悲憫情懷的人會正氣凜然地說少年該死,而不擇手段人肉搜索要對方出來負責已示謝罪;若是那人理智一點,他也許會暗自猜測是屋子主人違規放置太多易燃物,才會造成損失慘重;再不然來個默不關己的傢伙,他更在意地可能不是人命而是闖紅燈會被拍照罰錢的現實。

根據以偏概全的經驗法則研判:預設值都是自己推算出來的。由於人類習慣看見表徵,所以會自動撇除先後天條件等複雜動機──少年被鬼附身不由己、房子被蓄意縱火、罰單可陳情申訴等理由,而一致認為少年(老闆)是罪有應得。這,難道不是一個明顯的連結疏失嗎?

在冷靜推敲後,我發覺自己大為光火的對象搞錯了!

忽略被騙的不甘不說,習慣自欺欺人、高估智商且自得其樂的我得出一項傷人事實: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

當局者迷。這句話果真還有幾分道理。

 

引申閱讀:

 

arrow
arrow

    起司貝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