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田英朗《最惡》 書名:最惡

 譯自:最悪

 作者:奧田英朗〔おくだ ひでお x Okuda Hiheo , 1959 ─〕

 譯者:程健蓉

 類型:犯罪

 出版:尖端|2007年07月11日

 連結:博客來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打發時間」★★★

 

 文/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這是黑色悲劇,不是喜劇。
  • 不要過度合理分析劇中人物的作為應當如何。

 

※ 黑色區塊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請斟酌反白。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雖說《最惡》是由一連串事件所引發的犯罪行為,但你不會有看宮部美幸《獵捕史奈克》那種腎上腺素被激發的緊張感,反之,《最惡》是以緩慢、帶點欲振乏力的力道悄悄進駐內心,趁人猝不及防時給予沉重一擊,讓你說出:「好痛!」的作品。

如果你曾看過奧田英朗其他類型的輕鬆喜劇,如《粉領族》、《變態怪醫Dr.伊良部》系列等等……,就不難理解他擅長的風格是惡搞、好玩、無厘頭,甚至是會讓人會心一笑的黑色幽默。若你今天坦言:「我就是喜歡這種調調的小說!」很好!我會推薦你找西洋翻譯文學的露西.凱勒薇《誰偷了我的黑莓機?》來看,讓自己大腦放空哈哈大笑一番,但同理,若你今天是奢想以愉悅開朗的心情觀看卻反倒落個狠狠失落結果的人(好饒口!),那麼,我會輕輕拍你肩膀,然後將「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闖」的十四字金剛經箴言用力貼在你額頭,落井下石地嘲笑你自作孽不可活!

其實,《最惡》跟描述性愛與孤獨的《六宅一生》有點類似(喂~你以為我看不到你將重點放在性愛兩個字上頭嗎?),都是主軸兵分多路,專門描寫社會底層小人物掙扎求生的故事。而這次,在篇幅長達500頁的《最惡》裡擔當主角的依舊是平實、樸素的凡人,他/她沒有三頭六臂,也沒有可以寫進國小教材的勵志警言,有的,只是跟我們一樣再普通也不過的常人身分,也許這些其貌不揚、個性不討喜的大叔、痞子、花瓶行為違和常理,但你卻能從荒謬的動機背後,體認到被迫隨波逐流的無奈,跟著他們品嘗人生的悲歡離合,一起大哭大笑。

《最惡》的中心主角有三個,分別是夾在上游廠商與街訪鄰居非議的機工廠老闆川谷信次郎、於職場、戀愛、家庭等方面皆不順遂的銀行女職員藤崎綠、不務正業倚勢非法手段索取金錢的小流氓野村和也。這些人的生活背景、性格塑造與特質各異其趣,而劇情就依三人各自背負的沉重壓力於焉展開這個看似無關的奇妙組合,有人成天被錢追著跑,只想撐著老店安穩過日、有人從小到大被瞧不起,而妄想幹番大事業,甚或有人對未來茫然無措,完全不知道亟欲追求的目標。藉由小錯、無心之過的推層醞釀,他們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的痛苦越見扭曲,只能在日積月累的憤懣中壓抑不滿,這種隱忍,非但沒讓自認奉公守法、心安理得的人獲得救贖,反而堆砌成毀滅之路,成為壓垮理智的最後一根稻草。

像《最惡》這種需要層層佈署的犯罪小說,寫得好的話,是會讓讀者恨不得有十雙眼睛、二十隻手能盡早翻閱完畢的,可惜地是,這項特點在《最惡》裡並無任何體現。過程中,我連一絲絲的興奮之情都沒。而實際原因正是出自於奧田英朗將過程採用大量鋪陳、詳述的寫作手法導致。雖然細膩描繪主角內心、境遇的方式很容易讓人產生同理心,但卻因為細節過於瑣碎,白白損失情節分秒必針的刺激感,以致劇情拖杳、進度緩慢。不過,卻也正因如此,我才會在最後三條分線收攏起來時,深刻體會出他們面臨的絕望有多麼龐大,足以讓人不忍睹卒。

不知道各位對電視新聞上的悲劇有何感覺?是麻木?憤慨?還是覺得只要不是自己就都無所謂?雖然筆者不是每天觀看,但就心情而言,我至今還是很難適應報導上的社會案件充斥著殘忍、暴力與血腥。每次看著看著,心裡就會湧現一股哀傷,問自己:為什麼要酒駕肇事逃逸?害別人家破人亡?為什麼青少年要為了一個眼神不對就砍人至死?為什麼我們要傷害自己的親生父母、兒女?為什麼人類要自相殘殺?為什麼人總是學不到教訓?在多數時候,這些問題都是得不到解答的。可是今天,在看完《最惡》後,雖然我還是無法苟同犯罪行為的發生,但卻懂得在譴責、感嘆之際,設想這些邊緣人傷天害理的背後秘辛

或許,在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身旁周遭熟識的人正經歷著天人交戰,但無論是非對錯、理由為何,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在結局失控前,能提前發現,並及時伸出援手拉他們一把。

 

引申閱讀

宮部美幸《獵捕史奈克》獵捕史奈克/宮部美幸 

奧田英朗《變態怪醫Dr.伊良部1:持續勃起》變態怪醫Dr.伊良部1:持續勃起/奧田英朗

 

arrow
arrow

    起司貝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