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收集孩子的人

 譯自:Der Kindersammler

 作者:莎賓娜.提斯勒〔Sabine Thiesler〕

 譯者:張志成

 類型:驚悚|犯罪

 出版:小異|2008年10月27日

 連結:博客來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普普通通」★★☆

 

文/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蘿莉塔﹝Lolita,是俄裔美籍小說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於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裡的十二歲女孩。小說內容在講述一名四十歲的法籍中年教授杭伯特.杭伯特﹝Humbert Humbert迷戀上女房東十二歲的女兒,而發生的愛慾糾葛。這個名字後來延伸用來指稱具性誘惑力的少女。此書於一九六二年被知名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改拍成同名電影,中譯片名為《一樹梨花壓海棠》。

 

※ 黑色區塊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請斟酌反白。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戀童癖一詞,是現今社會絕無法容許的存在,是令人應憤填膺的惡,也是父母內心惶惶不安的源頭,而《收集孩子的人》正是建立在此基礎上,談一個喜愛誘拐金髮男童的變態連續殺人魔,將之殘酷凌虐殺害的故事。

要比讓人深沉不見底的絕望,我個人是認為傑克.凱堔的《鄰家女孩》更勝一籌。這兩者並非無法分辨。比起本書,後者描繪受難場景與苦痛較為深刻、駭人,所以才會讓人看了一直碎碎唸,說:「你們良心是不是被夠吃了!」、「哪個好心的正義人士快來阻止啊~~」或有「作者是不是曾遭受過迫害」之類的疑問。

《收集孩子的人》沒有講到兇手凌遲的手段,所以過程基本上都是想像。莎賓娜.提斯勒只是從加害、被害人的角度切入,讓我們看待這件悲劇所造成的傷害和後果──哀慟,令人心碎。

或許是撰寫舞台及電視劇本的資歷,所以作者慣於切換時間點、人物視角,增加電影特有的流暢度,而不是採取平舖直述的方法。這種獨特的寫作模式的確提昇角色張力,也讓讀者心繫揭露真相的緊張不安,但卻讓人有間接停下思索的空間,反而更有餘裕計較劇情的巧合和不合理之處。為什麼天大地大就會剛好遇見他?為什麼就偏偏就選中那棟房子?這情節真的有必要發生嗎?不是為愁強附說詞?這些時不時冒出的念頭讓人無法投入其中、感同身受,承繼被害者家屬的憎恨與痛心疾首。不是說我對無辜的小孩遭殺害不覺得難過,而是在缺少同理心之下,能被說服的力道就顯得薄弱許多。

《收集孩子的人》的時間從1970年描述到2005年,主軸、場景各分為兩大部分──德國、義大利及艾弗雷、安利可.佩斯卡多雷。這些設計看似恢弘,其實都是在講同一件事──關於殺人的藝術!

艾弗雷.海利希生長於破碎家庭,從小就被迫面臨父親驟逝、母親冷漠的目光,連雙胞胎姊姊蕾娜與露伊莎對他也極盡漠視,始終沒給過好臉色。嘗不到親情關懷的艾弗雷幸運地還有哥哥照應。他敬愛的哥哥羅爾夫會陪他玩,像個大人般教導他各式人生體驗,但這樣的依靠卻不是正確典範。羅爾夫以錯誤的智識傳授弟弟「受到傷害時該如何反擊」,正因為心裡累積的憤懣和偏頗,他也逐漸走上歧途,開始長達十年於柏林諾伊肯區、哥廷根、義大利席耶納到托斯卡納的謀殺生涯。

曾有許多心理學家嚴正指名──童年的創傷是無可彌補的,當然,其中也包含得不到家庭溫暖和遭同儕欺負的悲慘歲月。有無數電影、小說、社會新聞都做過描述,人類一旦失去愛會做出甚麼瘋狂的事,今日,此一說法又在本書再次獲得證實。但是,這卻不是唯一正解,我也看過許多遭遇迫害的人到最後反過來昇華傷害、帶領迷惘的人走向歸途。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最該害怕的壞人不是長相兇惡的暴力分子,反之,是一臉親切、舉止和善的好好先生、鄰居大叔。因為這種人容易取得信任,讓人卸下心防,有多少人就是敗在那天使般的面孔下?直到被反咬一口時,才驚愕、憤怒與不敢置信地後悔自己看錯人。

於是最後,就只剩下不忍直視的傷疤,隱隱在心頭作祟。

 

引申閱讀:

arrow
arrow

    起司貝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