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奈韋爾《16號公寓》 譯自:Apartment 16

 作者:亞當.奈韋爾〔Adam Nevill , 1969─〕

 譯者:謝佳真

 類型:恐怖│驚悚

 出版:臉譜│2013年06月29日

 連結:博客來讀冊生活

 總結:鋪陳冗長,勿期待大起大落的劇情,須著重細水長流的驚恐情緒。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打發時間」★★★

 

文/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嚴禁鑿盜圖文,違者必究。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哥德小說Gothic fiction或Gothic horror〕,興起於十八世紀的英語文學流派,咸認為是霍勒斯.渥波爾Horace Walpole , 1717-1797所寫的《奧托蘭多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而創。經常與黑暗、恐怖、病態等詞聯繫在一起,對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有深遠影響。 

感謝臉譜〈臉譜〉提供試讀機會

 

※ 灰白色處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藍鬍子Barbe-Bleue〕是法國詩人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 , 1628-1703〕所創作的暗黑童話,也是家喻戶曉的恐怖故事。它的大概內容是說:富裕、讓人畏懼的藍鬍子娶了許多老婆,但這些人都失蹤了。後來,他又娶了一位村裡的美女為妻,兩人過著一段恩愛的日子,但某天,在藍鬍子有事外出時,妻子因禁不住好奇心,開了他千交代萬叮嚀不能開啟的門,這才發現,原來房間裡藏著的,是吊滿天花板的前幾任妻子屍體.....。

很嚇人吧?但這就和恐怖小說/電影會有場景一樣,在荒涼小鎮裡,主角心底明明都警鈴大作了,知道開啟禁忌之門會招惹什麼風波,但還是耐不住蓬勃的慾望,而作出讓自己後悔莫及的行為。在《16號公寓》裡的艾普麗爾.貝克福和賽斯,他們也是如此:因為控管不住多管閒事的好奇心,最後招惹一身腥的最佳案例。

這種起自於小小貪念,導致無法想像後果的設定非常多見,幾乎可算是一種公式,只不過該怎麼把粗茶淡飯烹出美味佳餚,就考驗著編劇和作者的功力了。

記得前些日子,方才看過英國女作家莎拉.華特絲的《小陌生人》,那時,我就對有著正統英式驚悚風格的內容感到新奇。那種若有似無的餘韻,和我們東方人習慣的「冤有頭債有主」不同,這些「惡靈」不一定非得有任何理由才能夠嚇唬、傷害你,常常,你不知道他們出現的目的或原因,只能默默接受被纏上的噩運。

即使是喜歡閒來無事聽鬼故事,與專研熱門影集《超自然檔案》裡各式傳說的我,對這種情況也是相當感到不解,總覺得這些被無端選上報復的人很值得同情,因為他們不是作繭自縛招來「惡有惡報」的下場,而僅是在錯誤的時間、地點出現的一批犧牲者罷了。很衰,但就像命運由不得自己選擇一般,充滿無奈。

這類融合詛咒、災厄、死亡的哥德式小說,說來口味淡薄,但實際卻引人遐思,我看過的就有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易碎物》〔Fragile Things〕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午夜2點》〔Four Past Midnight〕。即使講不出小說有哪裡獨到,但引人一探究竟的衝動卻是無庸置疑的。

第1頁|全文共2頁
arrow
arrow

    起司貝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