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分:2011 片長:120 Min IMDB:6.2
類型:劇情
國家:美國
簡介:記者遠赴波多黎各,政商勾結道德拉扯。
觀賞日期:2013/01/17
總結:可以想見會令許多人昏昏欲睡。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可有可無」★★☆
文/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嚴禁鑿盜圖文,違者必究。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臺灣現今法律規定酒測值不得超過0.15毫升,否則將罰緩新台幣一萬五千元到六萬元不等。
※ 灰白色處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醉後型男日記》的片名很引人遐思,搞得很像是風流倜儻的美男子到處獵豔採花的故事(路人:完全是你想太多了吧!),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一回事......。(請各位絕對別期待錯誤)
首先,我得申明《醉後型男日記》絕對能稱得上是小市場規模的電影,雖然它的的卡司不差,有迷人的強尼戴普坐鎮及會演戲的亞倫艾克哈特為襯,但......該怎麼說呢?這就好比鹽、糖錯放的料理一樣,外表即使再怎麼出色、擺盤再如何精緻也讓人難以推薦他人享用。(老實說,起司貝果在這部長達兩小時的電影裡,的確沒感受到什麼激情火花。)
英文片名「The Rum Diary」直譯的話就是「蘭姆酒日記」。有看過《神鬼奇航》系列作的人應該都知道:蘭姆酒常被編劇拿來當笑點及讓角色們掛念。為什麼?因為它正是水手和海盜們的最愛!被喜歡的原因大致可歸分為售價低廉、不須太花時間釀造等等,也因此蘭姆酒在早期殖民時期尤為盛行,成了另一種文化沿革。那作者又何以要將書名取名如此?這或許一半得歸功於主角嗜酒如命的本色,而另一半則是由於故事發展在波多黎各,也就是蘭姆酒起源地──加勒比海之故吧!。
根據杭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自傳式小說所改編的《醉後型男日記》,不興劇情高潮迭起這套,除了荒謬式的情節之外,你最多能嗅出的即是寫實及詭異。
鋪陳是有頭有尾沒錯!能讓我們觀眾看到主角歷經的怪誕見聞及心路成長旅程,但你卻很難打從心底真正喜愛他們的性格,而會有「發花癡被OX活該」的冷言冷語。
在保育、剝削、商人營利等議題上,你看得到坎柏(強尼戴普 飾)從一開始的貪欲到為正義發聲的怒火,也能明白他那種不甘願的反擊,但卻難以理解真正讓他改變的癥結是什麼。或許我們人生就如同他一樣,不一定要有大起大落,而從點滴中就能改變心態,但在鋪陳塑造上,我總會有個「咦?」的問號盤旋。
強尼戴普是真的很適合演這種怪咖角色,我也挺愛這樣的,只不過這片我不是很能從中找出樂趣,但也許會有其他小眾族群會喜歡也不一定?
延伸閱讀:無
◎ 預告
◎ 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