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分:2011 片長:96 Min IMDB:7.3
類型:犯罪|喜劇
國家:愛爾蘭
簡介:走私案件引發命案,直白警察陷入風波。
觀賞日期:2013/11/03
總結:充滿愛爾蘭式幽默,請別把道德標準放太高。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73......難得佳片
文/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嚴禁鑿盜圖文,違者必究。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愛爾蘭〔Ireland〕位於歐洲西北海岸的愛爾蘭島,曾被大英帝國統治,在獨立戰爭後簽訂英愛條約,遂成立愛爾蘭共和國。其首都為都柏林〔Dublin〕。
※ 灰白色處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光從表面即可猜測,在缺少動作場面和知名賣座影星行銷下,《看守員》一定沒有於台灣首輪院線上映的機會,不過令人更覺得可惜地是,它亦未曾遭到各大發行商青睞,直接發行DVD造福群眾。因此若有興趣觀賞《看守員》的朋友,可能找片子時得多費點功夫了,別讓它成了遺珠之憾。
先從題材來說好了。一個髒話連篇、操守相當有問題的小鎮警官,被迫捲入一門毒品走私案件,這樣的發展看來似乎頗為老梗?但《看守員》主線不全然聚焦於查案過程,還旁及主角所奉行的「生活哲學」。
若從喜劇層面評斷,《看守員》的搞笑方針顯然不是誇張或無厘頭型的笑鬧,片中充斥著濃濃的黑色幽默,和《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予人的觀感極為相似,都有看似認真卻莫名引人發噱的一面。
巧合的是,上次在《殺手沒有假期》裡,引領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入殺手職業的良師益友布蘭登葛里森〔Brendan Gleeson〕,這回也同樣在《看守員》粉墨登場,只是遠從配角升格成嘴賤又行為不檢的男一罷了!他也確實演得不錯,把一個應該讓人討厭的不務本業大叔,刻劃得栩栩如生,讓人不由得啼笑皆非。
說到瀆職、墮落的警察,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許多影片、人名,近期一點的就有《爆裂警官》〔Bad Lieutenant: Port of Call New Orleans〕裡貪贓枉法的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以及《驚爆危城》〔Broken City〕中執法過當的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不過,《看守員》氛圍並沒有那麼灰暗,即便都有無辜的正派人士死亡,但感覺並不沉重。而每當你看著主角嫖妓、吸毒、說話不懂得看場合的目中無人姿態,非但不會討厭,反倒還會好奇他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
雖說《看守員》的劇情是安排布蘭登葛里森,與飾演FBI緝毒探員唐其鐸〔Don Cheadle〕連袂辦案,但其實鋪陳並沒有那麼多迂迴轉折,而它精彩的地方,也不在於尋線追蹤揪出大毒梟,反之,故事沒多久就把陰謀、凶手通通都告訴你了,但你還是會覺得有趣,並被主人翁那看似亦正亦邪的模樣給深深吸引。
《看守員》是很懂得自己強項的電影。幾乎沒什麼背景音樂的它,重點幾乎都擺放在台詞上面。然而,角色的對白也的確很有意思,很敢開各種玩笑,諸如種族議題、白人歧視特殊族裔等等,都被拿來大肆渲染一番。所以看《看守員》的前提是,你要能接受這種尖酸刻薄式的嘲諷,並懂得欣賞它背後所隱含的文化暗示。好比說,格里跟其母在討論作家時,就說了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的壞話。
如果你是深知《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安娜.卡列妮那》〔Anna Karenina〕這些經典厚磚小說,都是出自俄國人之手的人,想必能明白他冷言冷語說出:「他的書推沓,看了半天不知重點」的意思,最後更會因熟稔這分戲謔之意,而理解話中有話的莞爾趣味。
───────────打星星時間
創意構思:★★★★★★★★☆☆
台詞對白:★★★★★★★★☆☆
服裝技術:★★★★★★★☆☆☆
音樂藝術:★★★★★★☆☆☆☆
攝影剪輯:★★★★★★★☆☆☆
角色演技:★★★★★★★☆☆☆
氣氛節奏:★★★★★★★☆☆☆
內涵深度:★★★★★★★★☆☆
原始期待:★★★★★★★☆☆☆
個人喜好:★★★★★★★☆☆☆
佳句摘錄───────────
I'm Irish, sure.
Racism's part of my culture.
我是個愛爾蘭人。
種族主義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預告
延伸閱讀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