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Frøken Smillas fornemmelse for sne
作者:彼得.霍格〔Peter Høeg , 1957─〕
譯者:柯乃瑜、陳錦慧
類型:犯罪
出版:商周|2012年10月30日
連結:博客來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水準之上」★★★☆
文/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格陵蘭﹝Grønland﹞是世界最大島嶼,全境約五分之四處於北極圈內。地理位置位於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隔海峽與冰島和加拿大兩國相望。曾隸屬丹麥王國海外屬地,於2009年正式改制,成為一個內政獨立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事務仍委由丹麥代管的過渡政體。
- 《雪中第六感》於1998年曾由輕舟出版社出版,書名為《情繫冰雪》。
- 本書枝節瑣碎、人物眾多,所以得先用點心記。
※ 黑色區塊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請斟酌反白。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或許是北歐民情較為不同,以致書中氛圍冷冽、淡漠,瀰漫濃厚的疏離感。這種側寫法,不僅有助於強化人物性格,也讓人深切體會到身為北國之子的強悍。
在作者犀利的筆鋒剖析下,雪國人的情感內斂、克制,仿若潛藏在厚重的冰層,必須得一針一針細心刨開,才能窺見其中的思緒起伏,而本書主角史蜜拉.庫維庫克.賈斯伯森正如上述所指的活典範──她叛逆、捉摸不定,還是別人眼裡的首要頭痛人物,但卻能在險境中冷靜自持,即使流血受傷、內心充斥恐懼也絕不屈服於惡勢力。少了傳統女性弱者的表徵,這種矛盾性格賦與史蜜拉迷人、複雜的一面,是個很吸引人的角色。
彼得.霍格擅長描繪大自然情境。在《雪中第六感》裡,冰有各個層面,如同一把雙面刃,是破碎或堅固、能站立或消融取決於你對它的敏銳度,而本書書名,正是出生北國的女主角最佳寫照。擁有絕佳直覺的史蜜拉對冰霜瞭若指掌,愛數學甚於人類,是冰原遠征隊的導航優秀人才。自幼失母的她土生土長於糧食短缺的極地,為了存活除了得適應冰雪噬人的殘酷,還需跟北極熊、海豹等凶猛動物搏鬥,以換取生命延續。也許正是這份資歷,才能讓她在面對困境時不為所動,成為一個具備鮮明特質的正派人物。
《雪中第六感》主要場景分為──城市、大海與冰洋,每篇章節起承轉和與主題皆有稍微不同,但仍緊扣著「追查」的緊湊步調。它的序幕由一場雪霧中的喪禮揭開。居住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六歲小男孩以賽亞是史蜜拉同鄉兼鄰居,因為不知名原因從屋頂墜落,不幸身亡。篤信以賽亞有懼高症,因而懷疑死因不單純的史蜜拉為了揪出幕後黑手,開始了一連串的緝凶行動。隨著撲朔迷離的情節展開,讀者也跟著掉入危機四伏的旅程。
出生魁納克的史蜜拉自小就在嚴苛的環境中成長,是個道地的格陵蘭人,會狩獵技巧,也慣於和凍寒的冰雪共存。享受孤獨的她不喜與人群接觸,即使年過37,也過著宛若旁觀者的冷漠生活。她跟富裕的內科醫生父親約爾僅維持淡薄的連繫,而以賽亞的出現卻宛如一道暖陽,硬生生融化那層保護膜。但好景不常,一則暗藏陰謀的命案如同冰點,打破史蜜拉內心的平衡,讓擁有堅韌意志的她無法壓抑憤怒、傷痛,化身為希臘神話中頭上長滿毒蛇、手持火炬的冷酷復仇女神──厄里倪厄斯。
性格剛烈的史蜜拉縱然不是完美的聖人,不僅得理不饒人也缺乏同情心,但你仍會為她燃燒正義火焰的作為所折服。她是個只要專注目標,就會緊咬不放、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的固執女人。對暴力、當權者無所畏懼的史蜜拉在對罪行窮追不捨的時候,即使被打得頭破血流,我也認為這是身為復仇者最美的姿態。
引申閱讀: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