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片名:The Hobbit:An Unexpected Journey
年分:2012 片長:169 Min IMDB:8.2
類型:奇幻|冒險
國家:美國、紐西蘭
簡介:兩光主角冒險遠征,攜手笑鬧撻伐怪物。
觀賞日期:2013/03/02
總結:特效依然一級棒!比起《魔戒》,風格趨向輕鬆活潑。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81......錯過可惜
文/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嚴禁鑿盜圖文,違者必究。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架空世界〔Secondary World〕是指虛構的世界觀或朝代,不同於人們身處的真實的世界,常被用於科幻、充滿魔法的小說中。
※ 灰白色處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起司貝果身邊真的是有一些朋友從沒看過《魔戒》,而直接殺去電影院看《哈比人:意外旅程》的。當時,他們的雙眼閃耀出光輝,直拼命跟我說很好看、很精采,但我卻只是淡淡回應:「如果你看的是「魔戒三部曲」,你激動程度的一定不會像現在這般『冷靜』。」而這,都還是在我未看《哈比人:意外旅程》之前所說的。
這是一份傲慢嗎?不,我說,這是一股自信。就好比曾有無數人看了諾蘭執導的《黑暗騎士》被震懾一樣,覺得這是部「神作」,之後,再去看終曲《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時的標準、期待提高了,連帶大為驚豔的美譽也跟著降低許多。然而,這並非指電影不好看,反之,我還得肯定那是一部由好導演、好演員、好的製作團隊所合力完成的好電影,但就是因為觀眾將經典的地位設限在那了,「比好還好」的程度是真的很難去超越這麼高的標地,以致也就有了一些「大不如前」的評價。
我相信曾看過「魔戒三部曲」或身為「魔戒」迷的人,一定或多或少可能會對這部新系列有這樣的感觸,即使是如此,但還是無損它是娛樂大片的事實。
《哈比人:意外旅程》的篇幅很長、文戲著墨甚多,在電影將近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光要說服比爾博.巴金斯加入矮人團隊就花費不少功夫,但所幸,許多相對「乾」的過程都是以打諢插科、詼諧機智的對白帶過,添加了一點樂趣。
再怎麼說,主題是矮人、法師與哈比人齊同尋寶、收復國土,歷險有食怪、巨石群、半獸人、惡龍相映廝殺這些,想當然電影還是具有一定的可看性,尤其,是這次《哈比人:意外旅程》採用更高幀率的攝影與播放技術,讓如詩般瑰麗的畫面能刻畫得更加細膩清晰,這對以奇幻為主的架空世界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的一項突破。
雖然《哈比人:意外旅程》是拍攝在「魔戒三部曲」之後,但其實故事背景卻早於「魔戒」六十年,也能稱之為前傳。但正因如此,所以某些角色、生物、種族也會重複出現,比如說在這集裡,電影就一併解釋了觀眾先前在「魔戒三部曲」所不明白的設定,關於矮人與精靈為什麼會相互仇視、魔戒的拾獲過程、佛羅多的叔叔比爾博所提的冒險等等......。
雖說直接看《哈比人:意外旅程》不會有看不懂劇情的疑慮,但至少某些部份是和彼得.傑克森先前所導「魔戒三部曲」有所關連的。這不會成為電影勝敗的絕對因素,但卻只是讓熟悉故事的人,能露出恍然大悟或莞爾一笑的模樣罷了。
理論上,《哈比人:意外旅程》與「魔戒三部曲」都是根據托爾金的暢銷奇幻名著改編,也都是一本大部頭鉅作,只不過,兩者相差地是,「魔戒」是從被出版社劃分為三部分「魔戒現身」、「雙城奇謀」、「王者再臨」出版的系列作品,而《哈比人:意外旅程》卻從頭到尾只摘取自「哈比人歷險記」這本書。
雖然兩本著作之間都有「遠征隊」,但其實本質就有些微不同,像是即使兩個的主旨都很簡單,都有強調王者之心和小人物的勇氣所能發揮的影響力,但《哈比人:意外旅程》著實比較來得童心一點。或許這是因為大家的目的相同,就少了勾心鬥角、爭奪魔戒之故,所以無論是針對角色、場面、題材等元素,魔戒三部曲」都要比《哈比人:意外旅程》來得豐富、寬廣具有深度一些。
除了去蕪存菁、篩檢出精華的張力不同之外,其實詳述很多細節的《哈比人:意外旅程》該緊湊的時候也是蠻讓人過癮的,只不過前提是,你能喜歡這樣的史詩。
延伸閱讀:《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當面具成就象徵,不朽神話於焉展開
◎ 預告
◎ 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