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還搞不清楚狀況,沒想到遠從外地回鄉的羅珊娜姑姑,又在他適逢動盪、尷尬的青春期裡掀起波瀾,悄悄重下愛慕的因子....。
若以現代價值觀評論,保羅這種不經思慮的情感其實是非常要不得的錯誤,但羅柏.寇米耶不從批判的角度側寫,反倒以細膩的筆觸,深刻描繪主角身陷肉體與精神迷戀的徬徨。
如果以嚴厲的目光檢視,《褪形者的告白》可算是極具爭議的作品,儘管作者期間以戲中戲的寫作方式描繪劇中各類犯罪事項,淡化不少衝擊,但主人翁所窺見的畸形百態,隨著細節娓娓道來,還是讓人感到不安。
由於無法分辨故事真實性,所以讀者投入的想像也就更加豐厚,這就好比一本/部成功的小說/電影該帶來的感受般,《褪形者的告白》亦給我細密、撼動人心的餘韻。
從男主角少年到中年所遭遇的一連串境遇,《褪形者的告白》寫盡微妙的人心轉變,有愛戀的苦澀,也有純粹罪惡的殘暴。它說的,不只是一個探索情慾的成長故事,這則青春記事還蘊含成人的冷酷視角,隱隱透漏著人性黑暗面。
為什麼心理學家常說:即使是最親密的伴侶,也該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呢?我猜,這背後道理就和莫侯家族藉由叔姪嫡傳的「褪形」能力一樣,有時你所看見的,不一定是你想知道的,而這,也正是真相所以銳利傷人的原因。
除卻內容不說,我亦相當喜歡《褪形者的告白》成長經歷與虛構交錯的細節部分,讓人不停猜測保羅遭遇的事到底是真是假,故事究竟是自傳性質高還是小說成分為先。
除了享受這些後勁,我別無二字建言。
▍陌生人有時比你的親戚對你還好。他們是根據你今天做了什麼,而不是你昨天做了什麼,來判斷你這個人。
延伸閱讀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