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Die Henkerstochter
作者:奧利佛.普茨〔Oliver Pötzsch , 1970─〕
譯者:張詠欣
類型:推理│驚悚
出版:木馬文化│2013年08月08日
總結:人名複雜了點,解謎中規中矩,但氣氛、背景有其特點。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不上不下」★★☆
文/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嚴禁鑿盜圖文,違者必究。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女巫〔witch〕,源自古英語中的whicce,意思是「有智慧的女性」。後因信仰遭教會的污名化,視其為異教徒而遭到獵殺。
※ 灰白色處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女巫之槌》〔Hammer of the Witches〕是本惡名昭彰的獵巫手冊,主在教導如何識別、審問、刑求,甚至燒死新興的異教份子。對當時天災人禍、謠言頻傳的歐洲社會而言,更是加劇了對女性的偏見及迫害。
令人感到驚奇地是,打著「女人為萬惡根源」旗幟並加以迫害的,不是目不識丁的莽漢魯夫,反倒是應秉持公正嚴明形象的宗教家;這兩位著名德國神職人員──天主教道明會修士亨利.克拉馬〔Heinrich Kramer〕與詹姆斯.斯普蘭格神父〔(Father James Sprenger〕,藉由妖言惑眾和群眾的疑慮,煽動他們使其陷入歇斯底里式的「道德恐慌」,被未知的恐懼所驅使,既而做出許多不人道的行為。
這種情緒完全不理智的模式和《劊子手偵探1:骨手惡魔》開頭即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憑一個少年的離奇死亡和惹人費解的神祕符號,讓眾人將矛頭指向巫術作祟;明明有更合理的解釋,但偏偏無知的愚行卻讓他們把罪行強加到無辜的產婆絲特希林身上。而此時,站出來主持正義公道的,就是出生於「劊子手世家」的雅克布.庫伊斯爾。
在馬克.艾倫.史密斯《無名偵訊師》〔The Inquisitor〕的設定裡,蓋格是個「情報擷取」的專家,最擅長利用受訓者畏懼的心態使之崩潰、求饒。《劊子手偵探1:骨手惡魔》亦有同樣亮點,那就是賦予主角一個極其特殊、亦正亦邪的身分,讓讀者多了份新鮮感,和有別於傳統英雄人物的期待。
此外,作者奧利佛.普茨另一個獨到的地方,就在於追查真相的鐵三角間,安插一個慧黠、充滿魅力的女性角色瑪德蓮娜,於近似福爾摩斯與華生搭檔架構的偵探、助手間,充當柔性的潤滑劑。
其實,以劊子手當主角的書還有其他,我第一本看的是即甫獲得諾貝爾文學的得主莫言所著的《檀香刑》。猶記得當時對各種鉅細靡遺的酷刑描述感到頭皮發麻,惶惶不安。但《劊子手偵探1:骨手惡魔》畢竟是以推理為主的懸疑小說,追查真兇的成分要比擔任執行司法為重,因此,雅克布的個性沒有滿清劊子手趙甲那般心狠手辣的暴戾,反而增添幾許知性、博學的偵探味道。
由於故事背景架設在中古世紀,所以難免會有些陳腐的官僚作風和不自由的兒女情長。
夾雜迷信、獵魔、巫藥、咒語、審判、嚴刑逼供、政治手腕和操作陰謀的《劊子手偵探1:骨手惡魔》,各種元素融合之後看似豐富,但因其人名相似度高、細節又過於瑣碎,所以抽絲剝繭的步調緩慢不少,但情理上還是挺有黑暗年代的古老氛圍。
▍如果你要知道誰對什麼負有責任,要先考慮誰從這個事件中獲得好處。
延伸閱讀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