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潔西卡.瓦蘭提《幹嘛要有小孩?:一位新手媽媽的真實告白》 譯自:Why Have Kids?:A New Mom Explores the Truth About Parenting and Happiness

 作者:潔西卡.瓦蘭提〔Jessica Valenti , 1878─〕

 譯者:陳品秀

 類型:家庭│親子│教育

 出版:行人文化實驗室│2013年04月25日

 連結:博客來讀冊生活

 總結:寫滿女權育兒反思,崇尚「以孩為尊」的人絕對不適合!

 不負責任の私人評分表:「逢人推薦」★★★★☆ 

 

文/起司貝果

如欲轉載、引用請先告知且註明出處和作者。嚴禁鑿盜圖文,違者必究。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 女性主義:提倡了解性別不平等的本質,著重推動性別政治、婦女權利與利益、性意識議題,譬如刻板印象、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薪資平等、投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

 
感謝行人文化實驗室  〈行人文化實驗室〉提供試讀機會


 
※ 灰白色處即涉及重大劇情內容,其餘皆可安心觀看服用 ※
 
日本直木賞得主角田光代是非常善於描繪女性幽微心思的女作家,有許多作品,都是以職業婦女或家庭主婦為主,專司在女人於婚姻、家庭、職場中的定位。

她故事裡的主角,都不是溫柔可人女性同胞,反之,都有極醜陋的一面:忌妒、驕傲、憎恨、貪心等負面情緒;像是《森之眠魚》裡的婆婆媽媽們,就出於一種好勝,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

在《幹嘛要有小孩?:一位新手媽媽的真實告白》(以下簡稱《幹嘛要有小孩?》)中,雖然沒有上述可怕犯罪行為的內容,但其實亦相去不遠,因為,集體思想的凌虐和以訛傳訛,才是最讓人感到頭痛、難以改善的地方。

和起司貝果前些日子看過的《法國式教養》很不一樣,《幹嘛要有小孩?》並沒有教導讀者「正確」養育孩子的方式,有的,只是以一個新手媽媽的角度切入,去談在「生小孩」這件人生大事上,我們不該一昧盲從報章雜誌或網路流言,隨著他人期盼而起舞,而是理該體悟養育的責任和辛勞。

這過程,並非單指分娩、自由被剝奪的日子而已,還是一種心境上的厭煩和不安。

迄今市面上,販售有許多親子教育書籍,包括待產、臨盆、剖腹/自然生產、餵母乳都有嚴格規範,但是捫心自問,能真的完全將它實踐的又有幾個?

這道理就好比減肥,就算有營養師從旁建議,你每天該攝取的卡路里上限,甚至,還提供餐點食譜,但仔細一想,你就明白他所說的,不是不切實際就是過度浪費,壓根沒有一套能適用任何人、被量身打造的標準。

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對小孩才最好?如果你問一百個人這個問題,恐怕會有超過一百個不一樣的答案,因為,除了當事人的意見外,還包含了對方周遭親友、鄰人及陌生人的育兒寶典。

在尚未懷孕前,就有許多專家上電視、寫專文,耳提面命且虎視眈眈地告訴女性群眾該如何培養好健康體魄、戒除不良習慣,以為孕育「將來」的孩子做準備。彷彿女人生來就只有一個目的,天職就是為了生兒育女而存在。

對西方國家來說,生小孩無疑是一項現實與理想狀況相互違背的投資,在東方,尤其台灣為例,孩子更是剝奪往常生活的使者。

當然,我這說法不是要人去規避生兒育女這等大事,而是我們該具備健全的心態,不要云亦云,過度美化育兒能激發母性本能、讓家庭更圓滿、獲得心靈滿足、感到人生完整等層面。

一旦成為母親,被定義標籤上的身分就是母親,而不是妻子、女兒或情人。於是,在這麼任勞任怨、為孩子把屎把尿的情況下,我們自然會拼命替自己找理由,說明這樣的作法是有原因、有意義的,不然,這樣的犧牲不僅殘酷,也是毫無緣由的壓榨。

我敢說,大部分的人絕對都和潔西卡所言,羞於承認自己對全天候得當免費菲傭、毫無自主權的生活感到不滿。

在社會框架與世俗目光取捨中,我們把自己視為支援孩子的唯一提供者,於是戰戰兢兢,深怕自己無法勝任孩子們強而有力的後盾。這些念頭周而復始打轉,無形中產生愧疚,就像是無間地獄,不斷周而復始糾纏,壓垮自己。

產後憂鬱對現代來說很熟悉,並非是什麼新鮮詞彙。身為一個被高度期待、被視為該肩負起照顧孩子義務的母親而言,承認養育子女心情沉悶、沮喪、痛苦是不被允許的,這等同於違反天性般,不為群眾所接受。而這,也是作者忿忿不平、義正嚴詞撻伐的其中一點。

跟從前比起來,現今男性在家庭的付出比例明顯較高,這是由於女性主義意識抬頭的緣故。無論是政府配套措施或企業發起的育嬰假,大家都在鼓勵男性成員不要當個家庭的長途缺席者。但是,即使是如此強調男女權利平等的二十一世紀,社會仍是充斥許多經年累月堆砌而成的傳統禮俗,就好比方以頂客族舉證的話,雖然兩性都同樣選擇無子生活,但女人遭到非議的輿論要遠比男人來得高,受到的強烈指責也趨向被正當化。

更令人感到氣餒地,是夫妻/伴侶彼此間,根本不可能真正做到完全公正公平原則。而最常被拿用利用的理由是,女性可以做到男性許多做不到的事──自然哺乳。這四個字,不僅將照顧孩子的責任悉數推回女人身上,也讓她們認知到自己,身心俱疲之外,還不得到家人的支持。

家事分配不均、推卸預設責任和積壓內心的罪惡感,讓女人不敢承認對孩子教養有錯誤認知。

說白點,男人被視為教養孩子的一環,卻卻非必要條件。我這不是在說社會較認可單親家庭或低估男性育兒的天分,而是在於女性身處備受歧視的地位下,不斷被孩子的需求優先於自身要求給邊緣化,所造成一種心態不平的現狀。

家庭是培養孩子個性的搖籃,這點大家應該都非常認同,不過,要是為人母者沒有恪盡好本分,不管是出於疏忽、意外或人為,只要小孩有了偏差或問題,苗頭一定會立刻指向最親近的照護者──母親──身上。這類似的題材在美國知名作家蘭諾絲薇佛所著的《凱文怎麼了?》中,即可找到範例,我無需在此贅言。

我想說的是,人非完人,是不可能沒有缺陷的。往往,母親對自己的過度要求和追求完美,讓她們產生惶恐與困惑。

聽說,這樣做會對小孩不好。即使我很累,但把孩子丟下就是一種自私的行為。生她/他根本就不是計畫中的事。太多的蜚長流語和排山倒海來的壓力,讓女性感受不到身為人母的喜悅,而這種不快樂的情緒,在身分認同的迷失中,又將深深反饋、影響自己,讓人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心。

我認為,在社會體制用來監督、懲罰母親不盡責的同時,它也不該因文化、慣性赦免男性免除這份職務。

誠如作者所言,撫養孩子是一種社群課題,改變亦關乎社會意識。作為一個母親,要想讓自己從苦難中解脫,除了得寄託大環境外,也得建立好正確心態,認定教育孩子不是工作,而是一種雙向感情關係的昇華。

 

我們之所以不把焦點放在日常會發生的事情,而是放在不尋常的荒誕事務上,不就是因為俗務太真實、太難掌控,以致於無法面對。

 

延伸閱讀:書評:《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自律的美學

 

arrow
arrow

    起司貝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