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要明說《神總是微服出巡》故事主軸,簡言之,它就是一個沒自信又自卑的人,為了改變所作出種種努力的過程。隨著主線不斷穿插仿若《失控的邏輯課》Obedience〕般驚悚、有失偏頗的震撼療程,那言之鑿鑿的精神分析,讓讀者理性汲取智識之餘,卻也不由得增添幾分猶疑。

這種蘊含非常飽滿的懸疑性,和參雜私慾、狡詐晦暗的辦公室文化,都讓讀者有種有別以往的閱讀樂趣,興味盎然地想知道作者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引人解開那走向越顯詭譎的謎團,也連帶讓情緒從平穩、好奇逐步攀升至驚喜,彷彿像洗了一場三溫暖般。

或許亞倫轉換人生跑道的變化對常人來說很不可思議,但我們都或多或少有過那種渴望──期盼自己能與眾不同、有更好的境遇、能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煩惱等等......。

但畢竟人不是神仙,只是一種心思較為細膩的生靈,而這特性讓大家都有其弱點:不敢公眾表達意見、急著討好別人怕被討厭、不喜歡接觸人群而離群索居、畏懼爭取權益、唱反調......。

天大地大,有這麼多人的我們不認識、來不及熟稔,甚或,即使再親密的人,你也有不了解他/她在想什麼的時候。但習慣已成必然,讓我們慣於從自己角度去看待周邊環境,就和書中指出,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形上學理論中的洞穴寓言The Allegory of the Cave一樣,守著「井底之蛙」之見的愚昧。

「自以為」讓我們失去孩童看待事物的純真,進入墨守成規的歧見紛亂。如何能做到蘇格拉底所言「無知之知」,我想這是眾人終身該戮力學習的一項課題。

亞里斯多德曾說過:「快樂是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也是人類存在的一切終極目標。」如果你問他人夢想,想必對方也會給予如此答案。──不管是變得有權、有錢,或令外貌、身材、智商、成就高人一等,這一切的泉源都是來自想讓自己快樂的念頭。而怎麼達成這項標的?每個人的設限都不盡相同,但「知足」、「做自己」這麼顯而易見的答案,卻往往成了殉道者身下的墊腳石,重要,卻輕易給人忽略。

 

我們應該成為我們希望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改變。

 



 

延伸閱讀

 

第2頁|全文共2頁
arrow
arrow

    起司貝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